螕读音,螕部首,螕吉凶分析及解释
佚名
汉字 螕
读音 读bī,pí的字
拼音 bi,pi
部外笔 部外笔画是10画的字
部 部首是虫的字
总笔画 共16画的字
结构 左右结构的字
笔顺读 竖、横折、横、竖、横、点、撇、竖、横折、撇、点、横、横、竖提、撇、竖弯钩
简繁 螕
五笔 JTLX
仓颉 LIHWP
郑 INRR
四角 56112
英汉翻译 a tick,mite
异体字 蚍,?
注音 ㄅㄧ,ㄆㄧˊ
统一码 8795
方言
◎ 客家话:[客英字典] pi2 [海陆丰腔] pi2 [台湾四县腔] pi2
◎ 潮州话:bi1
基本解释 bī
1. 寄生在牲畜、禽鸟身上的虱子。
pí1. 〔螕蜉〕同“蚍蜉”,大蚂蚁。
康熙字典 bī
螕【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邊兮切《集韻》邊迷切,
音
。《說文》齧牛蟲也。《本草》牛蝨,一名牛螕。
又與蚍通。《前漢·五行志》劉歆以爲蝝,螕
之有翼者。孟康曰:螕
,音蚍蜉。
又《集韻》或作
,通作螕。
螕【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邊兮切《集韻》邊迷切,
音
。《說文》齧牛蟲也。《本草》牛蝨,一名牛螕。
又與蚍通。《前漢·五行志》劉歆以爲蝝,螕
之有翼者。孟康曰:螕
,音蚍蜉。
又《集韻》或作
,通作螕。
螕【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邊兮切《集韻》邊迷切,
音
。《說文》齧牛蟲也。《本草》牛蝨,一名牛螕。
又與蚍通。《前漢·五行志》劉歆以爲蝝,螕
之有翼者。孟康曰:螕
,音蚍蜉。
又《集韻》或作
,通作螕。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螕【卷十三】【虫部】
齧牛蟲也。从虫
聲。邊兮切
说文解字注
(螕)齧牛蟲也。今人謂齧狗蟲。語亦同。通俗文曰。狗蝨曰螕。从虫。
聲。邊兮切。十五部。

佚名
这个作者很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