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武经七书包括(武经七书包括哪些)

2022年06月28日 01:29:06 美食 25 投稿:文淇小厨房

大家好,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武经七书包括这个问题,武经七书包括哪些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武经七书”是哪七部书﹖

《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

1、《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吴孙子兵法》、《孙子》、《孙武兵法》,孙武撰。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从齐国流亡到吴国,辅助吴王经国治军,显名诸侯,被尊为“兵圣”。

《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它在我国古代军事学术和战争实践中,都起过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孙子兵法》是现存最早的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凡十三篇,每篇皆以“孙子曰”开头,按专题论说,有中心,有层次,逻辑严谨,语言简练,文风质朴,善用排比铺陈叙说,比喻生动具体。

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汉代版《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于临沂银雀山汉墓中。

2、《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中国古代著名军事著作,《武经七书》之一。相传战国初期吴起所著,战国末年即已流传。

《汉书·艺文志》称“吴起四十八篇”,《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载为一卷。今有《续古逸丛书》影宋本及明、清刊本,今存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六篇,分上下两卷。

《吴子》是在封建制度确立后,战争和军事思想有了显著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这时,军队成分的改变,铁兵器和弩的广泛使用以及骑兵的出现,引起了作战方式的明显变化。它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战争理论、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方面的观点。

3、《六韬》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的道家兵书。中国汉族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汉族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全书有六卷,共六十篇。《六韬》的内容十分广泛,对有关战争和各方面问题,几乎都涉及到了。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它的战略论和战术论。

《六韬》分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还有一种说法是:《龙韬》、《虎韬》、《凤韬》、《狼韬》、《豹韬》、《犬韬》)所以叫做《六韬》)。

《六韬》是一部集先秦黄老道家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六韬》通过周文王、武王与吕望对话的形式,论述治国、治军和指导战争的理论、原则,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

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

六韬》在16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种文字。

4、《司马法》

司马法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先秦时期军事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东汉以后,马融、郑玄、曹操等人的著作中,都曾以《司马法》为重要文献资料而加以征引,据以考证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军制。

晋唐之间,杜预、贾公彦、杜佑、杜牧等人,也多以《司马法》为立说的根据。可见《司马法》当时仍具有军事权威著作的声誉。

元丰中(公元1078-1085年)把《司马法》列为《武经七书》之一,颁行武学,定为将校必读之书,其重视程度,也不减晋唐。

迄至清代,姚际恒、龚自珍等人,疑为伪书。但对他们所质疑的问题,详加考查,显然根据不足。

《司马法》流传至今已两千多年,亡佚很多,现仅残存五篇。但就在这残存的五篇中,也还记载着从殷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古代作战原则和方法,对我们研究那个时期的军事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5、《三略》

《黄石公三略》,亦称《三略》 ,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相传作者为汉初道家隐士黄石公。最早提及此书的是司马迁。

《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张良刺杀秦始皇未成,遭追捕,被迫隐姓埋名藏匿于下邳(今江苏邳县),在这里遇见一自称 谷城山下黄石即我 的老者,授其一部《太公兵法》(也有说是《黄石公三略》),其后此公便不见于史载。

张良得书,潜心研究,后帮助刘邦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政权。但据考证,《黄石公三略》的成书当不早于西汉中期,它是后人在吸收先秦优秀军事思想的基础上,总结秦汉初政治统治和治军用兵的经验,假托前人名义编纂而成,其中有许多独到之处。

6、《尉缭子》

《尉缭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兵书,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疑古派一直认为《尉缭子》是伪书,《尉缭子》也被长时期的冷落,自1972年银雀山汉墓出土文献证明 《尉缭子》并非伪书。

《尉缭子》一书,对于它的作者、成书年代以及性质归属历代都颇有争议。一说《尉缭子》的作者是魏惠王时的隐士,一说为秦始皇时的大梁人尉缭。一般署名是尉缭子。

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书中杂家类著录《尉缭》29篇,兵形势家类著录《尉缭》31篇。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尉缭子》残简,说明此书在西汉已流行,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代。

7、《李卫公问对》

《李卫公问对》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内容相传为记录唐太宗和李靖关于军事问题的问答。

全书共分上、中、下 三卷:其中上卷四十问答,中卷三十三问答,下卷二十五问答,凡九十八次问答,约一万余字。在宋代神宗元丰年间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经七书

武经七书是那几本书

《武经七书》是北宋朝廷作为官书颁行的兵法丛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教科书。它由《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著名兵书汇编而成。

《武经七书》是古代中国第一部由官方校刊颁行的兵学理论教科书,兵家经典著作,独领风骚至今。《武经七书》颁行后,备受世人关注。林彪第一次拿到《武经七书》时,如获至宝,尤喜爱读。《武经七书》,它奠定了中国古代和近代军事学的基础,对中国和世界发展近代、现代军事科学起了积极的作用。

扩展资料:

《武经七书》基本包括了北宋以前的我国古代军事著作的代表作。它阐述了一系列军事战略思想和战术原则,凝聚了中国古代人们对战争的认识的精华。不论在军事理论上,还是在战争实践中,它都对后世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它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基础,对中国和世界发展近代、现代军事科学起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武经七书》

武经七书包括(武经七书包括哪些) 美食

武经七书都包括哪些书?

《武经七书》是中国宋代官方校刊颁行的兵法丛书和军事教科书。宋神宗于熙宁五年(1072)六月,继宋仁宗之后重新开设“武学”(军事学校)。为了适应教学和军事训练的需要,元丰三年(1080)四月,宋神宗诏命国子监司业朱服等人“校定《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靖问对》等书,镂版行之”。校定后的七部兵书共25卷,于元丰年间(1078~1085)刊行,统称《武经七书》,以之考选武举和教学。 孙子兵法《孙子》,又称《孙子兵法》、《孙武兵法》和《吴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的兵书,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一般认为,《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书为十三篇,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 吴子《吴子》又称《吴子兵法》、《吴起兵法》,是一部兵法著作。提出以治为胜,赏罚严明,主张在军队实行“进有重赏,退有重刑”,做到“令行禁止,严不可犯”。提出“用兵之法,教戒为先”,主张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使士卒掌握各种作战本领,提高整个军队的战斗力。 司马法《司马法》又称《司马兵法》、《司马穰苴兵法》。相传是姜子牙所写。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战国初期齐威王命令大臣追述古代的司马兵法,同时也把春秋末期齐景公时的将军司马穰苴的兵法附入其中。 尉缭子《尉缭子》一书,对于它的作者、成书年代以及性质归属历代都颇有争议。一说《尉缭子》的作者是梁惠王时的隐士,一说为秦始皇时的大梁人尉缭。一般署名是尉缭子。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书中杂家类著录《尉缭》29篇,兵形势家类著录《尉缭》31篇。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尉缭子》残简,说明此书在西汉已流行,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代。 三略《三略》又称《黄石公三略》,是中国古代的一本著名兵书。原名《黄石公记》。旧题黄石公撰。学者一般认为此书是后人托名伪作,其真实作者已不可考,认为大约成书于西汉末年。此书侧重于从政治策略上阐明治国用兵的道理,不同于其他兵书。它是一部糅合了诸子各家的某些思想,专论战略的兵书。 六韬《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旧题周朝的姜尚著,普遍认为是后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现在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代。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又称《李卫公问对》,简称《唐李问对》。旧题李靖所撰。由于新旧唐书都没有此书的记载,所以许多人怀疑此书是伪作。北宋陈师道等认为是宋人阮逸伪托,元朝马端临则认为是宋神宗熙宁年间王震等人所校正。现在一般认为此书是熟悉唐太宗、李靖的思想的人根据他们的言论所编写的,系唐太宗李世民与卫国公李靖多次谈兵的言论辑录,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包括军制、阵法、训练、边防诸问题,但主要讨论作战指挥。

《武经七书》包括哪几部著作?其作者是谁

《武经七书》包括《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著作。作者是:孙武,司马穰苴,吴起,尉缭,吕尚,黄石公,李靖。

《武经七书》是北宋朝廷作为官书颁行的兵法丛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教科书。宋朝以来一直作为武学必读的《武经七书》,集中了古代汉族军事著作的精华。注重军事史学也是汉族文化史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它是中国古代兵书的精华,是中国军事理论殿堂里的瑰宝。它不仅是汉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它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基础,对中国和世界发展近代、现代军事科学起了积极的作用。校定、颁行《武经七书》,是北宋朝廷在军事理论建设上的一个贡献。

武经七书包括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武经七书包括哪些、武经七书包括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5304928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
tags:

关于我们

九端百科知识网每天更新各类百科知识问答,九端百科提供精准知识问答,行业知识问答,各种百科小知识解答,以及生活常识问答。学知识,必须九端百科网!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九端网络 贵阳九端网络科技工作室 版权所有 TXT地图 | XML地图 | HTML地图 | 备案号:黔ICP备202301148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