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

燕国是现在的哪里「曾经的燕国是现在的哪里」

2022年06月23日 05:06:07 科普 31 投稿:用户投稿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燕国是现在的哪里,以及曾经的燕国是现在的哪里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燕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燕国是现在的北京市。

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姬奭于燕地,是为燕召公。前7世纪,燕国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蓟国后,建都蓟,今北京市。燕国国祚八百二十二年。

前323年,燕易王称王。前316年,燕国爆发子之之乱,两年后,齐宣王借平乱之名,派大军灭燕。前312年,赵武灵王扶持公子职归国登基,燕国复国。燕昭王广纳贤士,励精图治,任用乐毅合纵攻齐、秦开破东胡朝鲜,盛极一时。

燕国的军事:

燕国的兵制,由于年代久远及文献匮乏,已不可考。燕国其重要的军事据点:令疵塞、居庸塞,主要防备东胡。武阳城,处于燕长城的西北端,主要防备齐、赵两国。燕国的军队,有带甲数十万,车六百乘,骑六千匹,粟支数年。

燕国建立之初,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华北大平原,西有巍峨的太行山,时有游牧民族侵扰,东有渤海海浸和黄河故道的滚动所造成的沼泽地带,道路不畅,平原中部地势平坦,一望无际,无险可守。

燕国初立,战事频繁,平定领地内的叛乱,抵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均凭武力支持。从燕侯墓中随葬多件铜戈、戟、护面和车马器,以及中型墓中有兵器、车马器者墓室较大,等级较同类墓高的现象也可看出,燕侯本人尚武,手下贵族也都是大大小小的军事统领。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燕国

古代燕国是现在的哪里

战国初期燕国的疆域大约包括今河北省的北部和今山西省的东北一角。全境东北和东胡接界,西和中山、赵接界,南边靠海,并和齐接界。燕昭王时,随著国力的强大,疆域也大为拓展。

占领了中山北境一带,今唐县、望都一线成为燕国的南境。燕将秦开东向击胡,拓地千余里,直到辽东、朝鲜半岛北部,并一度占有齐国大部分的领土(除了莒、即墨两城)。

据《汉书·地理志下》记载:“燕地,尾、箕分野也。武王定殷,封召公于燕,其后三十六世与六国俱称王。东有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西有上谷、代郡、雁门;南得涿郡之易(保定)、容城、范阳,北有新城、故安、涿县、良乡、新昌及渤海之安次、皆燕分也。

乐浪、玄菟,亦宜属焉”。 也就是说,燕国东面有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西面有上谷、代郡、雁门,南面得到涿郡的易地(保定)、容城、范阳,北面有新城、故安、涿县、良乡、新昌,以及勃海的安次,都是燕国的地方。乐浪、玄菟,也都属于燕国。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上的燕国:

一、燕国(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

周朝诸侯国燕国,是周朝众多诸侯国中存在时间最长的几个***之一。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大封诸侯,其中封自己的弟弟姬奭到燕地,燕国正式成立。周朝设立燕国主要目的是防御东北方向的山戎。

公元前7世纪,山戎进攻燕国,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应邀协助防御,一举击溃山戎,燕国得以保全。战国时期,燕国作为七雄之一,偏居东北,是七雄中最弱的***,不过在公元前284年,燕国大将乐毅进攻齐国,攻占齐国70座城,齐国险些灭亡。

战国后期,燕赵战争频繁,燕国胜少负多,国力进一步削弱。公元前227年,面对秦国的大举东进,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结果功败垂成。公元前222年,秦将王贲进攻燕国,俘虏燕王喜,燕国灭亡。

二、前燕(公元337年——公元370年)

前燕建立者是鲜卑族人慕容氏,很可能是《天龙八部》中慕容复口口声声要兴复的“大燕”。东晋时期,五胡内迁,东北方鲜卑族人慕容皝统一慕容部落,公元337年,慕容皝自立为王,国号燕,史称前燕。前燕建立后,首要任务是应对南面的后赵。

公元342年,前燕击败后赵的20万军队,稳定了局势。公元350年,前燕与冉魏交战,采用铁锁战马之术,大败冉魏,杀冉闵,之后长驱直入,一举消灭冉魏。

之后前燕与东晋在中原地区展开交战。前燕胜多负少,公元369年,前燕慕容垂在枋头之战大败东晋。公元370年,前秦凭借投降的慕容垂一举消灭前燕,少帝慕容暐被俘,前燕灭亡。

三、西燕(公元384年—公元394年)

西燕建立者是前燕末帝慕容暐之弟慕容泓,公元384年,慕容泓趁前秦淝水之战大败之际,打出复兴燕国旗帜,建立政权,史称西燕。当年6月,慕容泓被杀,慕容冲掌握大权,掌权后,慕容冲与前秦在长安附近大战,大败前秦,攻占长安。

公元386年,政权内部斗争加剧,慕容冲、慕容顗、慕容瑶等君主先后被杀,直到慕容永称帝,政权才算稳定。之后慕容永又与慕容垂产生大燕正统之争,公元393年,灭掉翟魏的慕容垂大举进攻西燕,394年6月,后燕军队攻破长子,慕容永被杀,西燕灭亡。

四、后燕(公元384年—公元409年)

后燕建立者是前燕皇帝慕容皝之子慕容垂,公元384年,慕容垂趁前秦淝水之战大败之际,打出复兴燕国旗帜,在荥阳称王,史称后燕。后燕建立后,与北魏拓跋氏关系良好,后因利益冲突,关系割裂。公元392年,后燕攻灭翟魏,趁机进攻西燕,公元394年,后燕灭西燕,后燕势力达到顶峰。

之后在与北魏的参合陂之战中惨败,后燕开始衰落。公元396年,北魏进攻后燕,后燕屡战屡败,公元398年,后燕被一分为二,一部分分出去成立南燕,后燕只剩辽西很少地盘,公元407年,冯跋行废立之事,后燕落入冯跋掌握之中,公元409年,冯跋废后燕皇帝自立,后燕灭亡。

五、南燕(公元398年——公元410年)

南燕建立者是后燕君主慕容宝之叔慕容德,公元398年,慕容德在滑台称燕王,史称南燕。南燕成立后,在北魏、东晋夹缝中生存,国小人微,不过慕容德以弹丸之地,东接西挡,政权逐渐稳固。

公元405年,慕容德去世,慕容超继位,不思进取,再加上国内争权斗争,南燕国力更加衰落。公元409年,东晋派大将刘裕讨伐南燕,南燕连战连败,公元410年,慕容超兵败被俘,南燕灭亡,这是慕容氏燕国最后一位君主。

六、北燕(公元409年——公元436年)

北燕是汉人冯跋所建立,公元409年,后燕权臣冯跋废后燕主自立,国号仍为燕,史称北燕。北燕建立后,冯跋吸取后燕灭亡教训,励精图治,重视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北燕出现了战乱年代难得的安定局面。

公元430年,冯跋去世,其弟冯弘继位,此时北魏已经非常强盛,连年侵略北燕。公元436年,为了抵御北魏进攻,冯弘投靠高句丽,同年高句丽杀掉冯弘,北燕灭亡。

七、王燕(公元615年——公元618年)

公元615年,王须拔带领农民起义,建立政权,国号燕,史称王燕。王燕建立后,转战山西、河北等地。公元618年,王须拔在战斗中身亡。魏刀儿继任统领,同年被窦建德所灭,王燕灭亡。

八、高燕(公元618年——公元624年)

公元618年,农民起义领袖高开道占领北平,自称燕王,史称高燕。高燕建立后,先是臣服唐朝,后又反复。先后三次借助突厥势力进攻幽州都未能成功。公元624年,高开道被部将逼杀,高燕灭亡。

九、伪燕(公元755——公元763年)

伪燕是由唐朝安史之乱中安禄山所建立,公元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建国称帝,国号燕,史称伪燕。伪燕建立后,大举进攻唐朝,起初十分顺利,攻占洛阳、长安,唐玄宗逃入四川。

之后,伪燕内部政权斗争,安禄山、史思明先后被儿子杀掉,这也为唐朝反攻提供了有利条件。公元763年,走投无路的史朝义自杀身亡,伪燕灭亡。

十、桀燕(公元***1——公元***3年)

桀燕是五代十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公元***1年,刘守光在幽州称帝,国号燕,由于刘守光统治期间十分残暴,故史称桀燕。桀燕建立后,便受到李存勖进攻,李存勖带着“三支箭的故事”进攻刘守光,公元***3年,李存勖攻破桀燕都城,之后刘守光也被俘虏被杀,桀燕灭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燕国

燕国是现在的哪里「曾经的燕国是现在的哪里」 科普

燕国是现在的哪里

;     燕国现在是河北北部、北京、天津、内蒙东部、辽宁、吉林南隅、朝鲜北部。燕国为公元前11世纪由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是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汉族在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建立的一个诸侯国。

nbsp;     在古代时期,由于没有统一,有许多的诸侯国,燕国是周朝时期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燕国因燕山而得名。那么现在燕国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详细内容

      01

      燕国在八百年的历史中,曾建有五座都城,西周初年封召公于燕地 ,燕地为燕国始封地 。燕桓侯时山戎不断南下侵扰,燕国被迫迁都临易。齐桓公打败山戎之后,燕庄公逐渐营建上都蓟,并逐渐迁都于此,至燕襄公时上都蓟就成为燕国的国都。

      02

      春秋晚期,北方的戎狄各部又逐渐强大,迫使燕国又一次徙都到易。子之之乱后,燕昭王在易水高筑武阳城,是为燕下都。太子丹刺秦事败,秦将王剪、辛胜兵临易水,燕王喜与逃到代地的赵公子嘉联兵与秦在易水西决战,失败后,燕军主帅太子丹逃匿于衍水,被秦将李信追斩,燕王喜不得不弃蓟城,率兵退到了辽阳。

      03

      五年后秦将王贲俘燕王喜,燕国亡。由于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也空前繁荣起来。燕昭王时期,燕国的都城形成了三都”体制,即蓟城、中都和下都武阳城。

      04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召公奭封在蓟地(今北京),建立臣属西周的诸侯国燕国。但召公奭没有前往蓟地就封,而是派他的长子克管理蓟地,自己则留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继续辅佐周王室。

      05

      公元398年,慕容德放弃邺城,率4万户南迁至滑台(今河南滑县东),自称燕王,史称南燕。第二年,慕容德向东攻取青、兖二州,入据广固(今山东益都)。公元400年,慕容德称帝。慕容德死后,其兄子慕容超继位,刑法苛刻,百姓患苦,国事见衰。公元409年,东晋大将刘裕北伐,第二年攻下广固,慕容超被俘斩,南燕灭亡。南燕盛时占据今山东及河南的一部分。共历二主,建国十三年。

燕国是现在的哪里?

燕国:河北北部、北京、天津、内蒙东部、辽宁、吉林南隅、朝鲜北部

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以后,封宗室召公于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燕国的都城在“蓟”(位于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

燕国,东周时期在华北与东北地区分封的一个姬姓诸侯国,为战国七雄之一。开国君主召公奭是西周宗室大臣,与周武王、周公旦同辈。

公元前11世纪由周武王封召公奭于燕,召公奭长子燕侯克代封。公元前7世纪燕国吞并蓟国,建都蓟(位于今北京市)。疆域范围大致为今天的北京、天津全部,河北、辽宁、山西、内蒙古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

由于建国以后较长时间内与中原各地来往甚少,所以文化较中原各国落后。燕桓侯时,山戎南下攻燕,燕被迫迁都临易。燕庄公时在山戎的侵略下险些亡国,靠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军事帮助才得以保全。并进而在日后有了发展,成为春秋时期十二诸侯之一。

前323年,燕国参加了公孙衍发起的“五国相王”活动,燕易王称王。前320年,燕国发生子之之乱,国都被齐国、中山国攻破,在赵武灵王支持下,姬职即位,是为燕昭王 。燕昭王即位后招贤纳士、励精图治,燕国国力大增,占领了中山国北境一带。燕将秦开东向击胡,拓地千余里,直到辽东、朝鲜北部。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国、赵国、韩国、魏国合纵攻破齐国,几乎占有齐国全境(除了莒、即墨两城),燕国达到全盛。

燕昭王之后燕国一直内乱,前222年,燕王喜被秦国俘虏,燕国灭,秦置燕国故地为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1] 。燕国是众多姬姓诸侯国中最后灭亡的***,传国43王800年。[2]

中文名称

燕国

英文名称

Yan

简 称

所属洲

***

首 都

蓟(今北京市房山区)

主要城市

孤竹、武阳

官方语言

上古汉语

时 区

东八区

政治体制

君主专制政体

***领袖

姬职,姬喜

主要民族

华夏族

存在时间

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2年

亡 于

秦国

名 人

乐毅、剧辛、栗腹、秦开、秦舞阳

首位国君

燕侯克

末代国君

燕王喜~

燕国指的是现在什么地方

燕国是现在的河北北部、北京、天津、内蒙东部、辽宁、吉林南隅、朝鲜北部。

公元前7世纪,燕国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蓟国后,建都蓟(今北京市)。燕国国祚八百二十二年。

周武王克殷之后,封奭公于燕,燕国封域的具体情况不详,据琉璃河遗址挖掘出的铭器铭文可知,最初统领有六邦的土地和民众。在西周、春秋不断向冀北和辽西发展,消灭了蓟国、孤竹、令支、无终等。由此可以大概知道这个时期燕国的疆域,主要包括冀北、今北京地区和辽宁西部的大凌河流域。

燕国的覆灭

前232年(燕王喜二十三年),在秦国做人质的燕太子丹逃回燕国。

前228年(燕王喜二十七年),秦破邯郸,赵公子嘉逃到代地,秦军兵临易水,燕国统治集团一片惊惶。太傅鞠武主张与代、齐、楚、匈奴联合共同抗秦,太子丹认识到诸侯均服秦,不可能再组织合纵,而采取刺杀手段。

前227年(燕王喜二十八年),太子丹派荆轲携带燕督亢(今河北易、涿地区)图和秦叛将樊於期首级,与秦舞阳前往秦国诈降企图刺杀秦王嬴政。荆轲刺秦失败,秦国依此为借口派王翦与辛胜率军大举攻燕,燕、代联军于易水之西组织抵抗,秦军大败燕、代联军。

前226年(燕王喜二十九年)秦将王翦率军攻破燕都蓟城(今北京西南),燕王喜及太子丹率公室卫军逃辽东。秦将李信带兵乘胜追击至衍水(今辽宁浑河),再败太子丹军,消灭了燕国卫军主力。燕王杀太子丹向秦求和,秦国未允。鉴于燕赵残余势力,已成囊中之物,为集中兵力对付魏楚,暂停进攻。

前222年(燕王喜三十三年),秦王政派王贲率军进攻辽东,俘虏了燕王喜,燕国灭亡。秦在燕地设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及辽东郡等。

关于燕国是现在的哪里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5304928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
tags:

关于我们

九端百科知识网每天更新各类百科知识问答,九端百科提供精准知识问答,行业知识问答,各种百科小知识解答,以及生活常识问答。学知识,必须九端百科网!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九端网络 贵阳九端网络科技工作室 版权所有 TXT地图 | XML地图 | HTML地图 | 备案号:黔ICP备202301148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