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斑舌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鸟舌兰怎么种养

2022年06月22日 21:47:13 植物 24 投稿:海象小站

大家好,关于斑舌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鸟舌兰怎么种养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通常说的兰花指的是什么植物?如何界定?常见种类有哪些。养护特点是什么?

人们通常所说的兰花是附生或地生草本植物。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

界定兰花通常根据花型、叶片、生长习性、花瓣特征等来判别兰花的种类。其中每种兰花都有各自的特点。

兰花品种有很多,常见的有春兰、蝴蝶兰、卡特兰、文心兰、大花蕙兰、剑兰等等。

养护兰花一般有2种方式:干养法与湿养法。传统养兰方法均采用干法养兰,这种养兰方法对环境的要求不太严格,阳台里、房檐下、走廊边、树荫下都可。

斑舌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鸟舌兰怎么种养 植物

兰花,最贵的品种是什么?

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兰花是一种风格独异的花卉,它的观赏价值很高。其中最贵的兰花应该属于瓣莲兰花,最贵的244万/株

另外,变异兰花最难求,因而也最名贵,例如在台湾发现的“大屯麒麟”,花瓣分3重叠连,恍如花中有花,极为新奇耐看,令人玩味不已

第10届亚太兰花大会在中国重庆开幕。此间,一株名为“素冠荷鼎”的莲瓣兰估价1500万人民币,成为此次兰花大会上的“天价”兰花。此次兰花大会共评出两个特别金奖,分别是:由日本名古屋国际兰花大会组委会永田治彦选送的微中子碧玉兰“龙袍”,和由中国云南大理荡山州选送的莲瓣兰“素冠荷鼎”。

据介绍,获奖的莲瓣兰“素冠荷鼎”是中国云南大理荡山州兰园的镇园之宝,有人曾出1200万未能购走,该兰花估价1500万人民币。莲瓣兰“素冠荷鼎”姿态优美,

兰花哪些品种好?

1、蕙兰:

蕙质兰心就是说的这种植物啦,作为***二级重点保护野生物种,是比较耐寒的品种之一。

2、建兰:

生性强健,花繁叶茂,变化无常。将建兰用高腰花盆栽种,生长苍绿峭拔,神采奕奕。建兰的花朵绽放在盛夏,凉风送来阵阵清香,让人倍感清幽。

3、寒兰:

寒兰与其他的兰花花型不同,花朵瘦小而长,匀称、飘逸,似乎寒兰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眼光,高挑的身材,修长的叶片,赢得了很多的仰慕者。

4、报岁兰(墨兰):

当代最热门的兰花之一,尤其是在台湾地区,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是室内装饰和赠送亲朋好友的主要的礼仪花卉。报岁兰每年春节前后开放,为人们增加节日的喜庆氛围。

5、美花兰:

主要生长在潮湿的杂草丛或岩石上,淡粉色的花瓣,加上深紫色的花蕊,在那样的环境中格外的耀眼。

6、大雪兰:

附生兰,主要衣服与树干或岩石生长,在中国太过,印度均有分布,具有很好的欣赏价值。

7、斑舌兰:

这个品种是很好辨别的,三个花瓣为淡黄色,中间的花苞有淡紫色的斑点。

8、文心兰:

也叫作跳舞兰,据说宋美龄访问白宫的时候,对此花是一见钟情,因为花瓣的形状很像中国的“吉”字,所以有取名“吉祥兰”。

拓展资料:

兰花做为花中四君子之首,称号是当之无愧的。古时候的文人墨客都爱画兰花。因为兰花的气质优雅高洁,独有的气质浑天而然的散发出。在家里不妨养养花,既陶冶情操,又修身养性。兰花将是您最好的选择。兰花的品种很多,不同的兰花因形态不同,所散发出的品行也是不同的。

兰草怎么养得好?

兰草种植技术

1.合理浇水

合理浇水是养好兰花的关键,浇兰之水要洁净并带有微酸性,决不可浇带有病菌的污水。浇水的方法应视植物的不同而不同。疏松的山泥含水充足,颗粒土加含石火山石吸水也较充分,但不积水;

不同植料在浇过一次透水后,见盆面干燥,植料一公分左右以发白。为提高空气温度,可喷盆面,增加上丰盆植料的水分使兰草及假鳞茎保持一定的湿润,待全盆上下未干透时再浇大水,透水。

2.合理施肥

施肥对促进兰草更好地生地生长非常重要,有机肥即农家肥要稀,可每隔十多天施一次,其它无机肥(化学性肥料)要根据说明使用。兰花生长期可根外追施叶面肥。

在翻盆换土时,肥料不接触兰根可加适量基肥,肥料过多易烧伤兰根、生黑斑,如果施肥得当能出壮苗、开好花。给兰花施肥总的要求为量少、清稀淡,真正做到薄肥勤施。

3.疾病防治

掌握兰草虫病和菌病防治技术。虫病好防、菌病难治,兰草如发现介壳虫及其它害虫,可用氧化录果或敌杀死按说明喷治,最好是混合使用,每年2~4次即可;

一般菌病也可治如黑斑,可用可杀得、甲基脱布津、白菌清等杀菌剂按说明,生长期15~20天定期交叉治疗和预防喷治,如果发现拜拉丝软腐病,它是兰花中的绝症无法根治,一旦发现及时清除。因此在购兰草时一定要注意,切忽把价格较低的病草购回家,从而影响到其他名贵兰草。

扩展资料:

品种介绍

1.蕙兰

根肉质、淡黄色,叶线形,比春兰直立而粗长,叶缘粗糙。一茎着花5~13朵,淡黄色,唇瓣绿白色,具红紫斑点。花甚香,花期4—5月。名贵品种有程梅、送春、荡字、隆昌素等。

2.春兰

根肉质、白色。叶狭线形,长约20厘米一25厘米,边缘具有细锐锯齿,叶脉明显。每茎1~2朵花,黄绿色,香味清幽。早春2~3月开花。品种繁多,通常依花瓣的形状分为梅花瓣、水仙瓣、荷花瓣、蝴蝶瓣、素心瓣等型。名贵的品种有小打梅、宋梅、绿云、汪字、郑同荷等。

3.建兰

叶阔线形,长30厘米~60厘米,多直立,叶缘光滑。一茎着花6~12朵。花黄绿色乃至淡黄褐色,有暗紫色条纹。香味甚浓,花期7~9月。名贵品种有十三太保、龙岩素心、铁骨素、银边大贡等。

4.墨兰

叶长50厘米一100厘米,宽达3厘米,光滑,先端尖,直立性。花茎高约60厘米,一茎着花5一’10朵,花瓣多具紫褐条纹。花期冬季至早春,有香味。名贵品种有绿墨、白墨、鹦鹉墨、徽州墨等。

5.寒兰

叶狭而直立。花茎细、直立,着花5—9朵。花小、花瓣狭,有黄、白、青、红、紫等色,清香。花期秋末至初春。名贵品种有银铃、翠玉、紫云、黎明。

6.文心兰

常被称为跳舞兰、金蝶兰、瘤瓣兰等,兰科文心兰属植物的总称。文心兰是一种极美丽而又极具观赏价值的兰花,是世界上重要的兰花切花品种之一,适合于家庭居室和办公室瓶插,也是加工花束、小花篮的高档用花材料。

文心兰花朵色彩鲜艳,形似飞翔的金蝶,又似翩翩起舞的舞女.花的构造极为特殊,其花萼萼片大小相等花瓣与背萼也几乎相等或稍大;花的唇瓣通常三裂或大或小,呈提琴状,在中裂片基部有一脊状凸起物,脊上又凸起的小斑点,颇为奇特。

7.石斛兰

是秋石斛(DendrobiumPhalaenopsis)中的一个品种。其假鳞茎丛生,圆柱形或稍扁,基部收缩;叶纸质或革质,矩圆形,顶端2圆裂;总状花序,花大、半垂,玫瑰红色、往花蕊处渐呈白色,艳丽多彩,颇为夺目。在欧美常用石斛花朵制作胸花,配上丝石竹和天冬草,真有"欢迎光临"之意。至今,广泛用于大型宴会,开幕式剪彩典礼,享受贵宾待遇。在许多***把石斛作为每年6月19日的"父亲节之花"。

8.卡特利亚兰

这种流行的大众兰花发现于美洲热带大陆,现有45~50种和无数的杂交品种。附生,合轴(具气生根和匍匐状吸盘),圆柱形假球茎,匍匐根状茎,厚质叶。花色主要为如天堂般圣洁的纯白和熏衣草般的紫色,当然还有橙色和绯红色等其他色彩。

常具对比色的硕大、皱褶的唇瓣,这是卡特兰属特征。卡特兰花多具典型芳香,且几乎四季开花,花期2~3个月。个别花在植株上持续4~6个星期,但如剪切下来只持续1个星期左右,花序极短。

9.春剑

春剑常称为正宗川兰,虽云、贵、川均有名品,但以川兰名品最名贵。花色有红、黄、白、绿、紫、黑及复色,艳丽耀目,容貌窈窕,风韵高雅,香浓味纯,常为养兰人推崇首选。

10.千代兰

主要生长在较为温暖的地区,是由乌舌兰和万代兰杂交而产生的,植株较为矮小,植株的大小仅及万代兰的一半,它的花色鲜艳且千变万化,是万代花新属兰的中型“乌舌万代兰”,台湾称千代兰。千代兰花色缤纷悦目,全年都有开花的品种,但大多数集中在春季或夏秋,,花色的变化很丰富,有多种颜色。其植株耐旱性特强,喜爱在户外艳阳直射下生长,不需特别的设备和管理。

环境要求

兰花栽植可分为庭院栽植和田地大面积的栽植,兰花属于阴性植物,光照太强会晒坏,夏天可以遮光。

兰盆是兰花的居室,对兰花生长影响较大。过去传统养兰用大瓦盆,种高档兰基本用小型喇叭盆。其中小型喇叭盆分陶盆和塑料盆两种,各有各的优缺点。使用什么盆好,要看各人的习惯和栽培品种而定。但在一个兰棚内最好使用同一样而有大小不同规格的兰盆,显得整齐便于管理。

养兰植料(基料)过去多用塘泥,种精品改用塘基石、浮水石、风化石、吸水石、陶料等植料。大田种家兰多数用木屑、谷壳、药渣、煤渣、海沙、花生壳等软质植料,用泡沫塑料垫底等。混合使用比较多。使用这些植料各有长处和短处。究竟使用什么植料比较好,亦要看各人的习惯,栽培品种和使用的盆具(盆具与植料互相配合)而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兰草(兰科、泽兰属植物)

兰花分几大品种?

兰花被为了800多个属,有2000多种,每一个品种之间都有很大的区别。常见的兰花品种有春兰、蕙兰、建兰、寒兰、蝴蝶兰、墨兰、石斛兰、碧玉兰、文心兰、卡特兰、万代兰、莲瓣兰、垂花兰、春剑、美花兰、大雪兰、斑舌兰。

还有一些不常见的,如安古兰、飞鸭兰、天使兰花等。

扩展资料

兰花的养护

1、疏松土壤

养殖兰花需要选择疏松透气的土壤,可以用腐叶土和河沙按4:1的比例进行配制,也可以用腐叶土和珍珠岩、河沙按照7:2:1的比例进行配制,混合出兰花所需的透气透水的疏松土壤。

2、四季浇水

四季进行正确的浇水是兰花怎么养好的关键。养护兰花时要注意春秋2~3天浇水一次,夏季高温水分蒸发大,要每天早晚进行浇水,冬季温度低兰花休眠生长缓慢,则每周浇水一次就可以了。

3、适量施肥

兰花喜肥,在生长期要适量追肥为其提供养分进行生长,通常在半月左右进行一次稀薄肥液的施加即可。在种植兰花前还有施加长效基肥让其养分,充足注意不可选择浓肥,会烧根影响兰花的正常生长。

我有几盆兰花现在开花了,不知是什么兰花?

要把花的图片发出来看一下才知道喔

兰花(学名:Cymbidium ssp.):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

兰花(29种)

纹瓣兰

 ●  

纹瓣兰(学名:Cymbidium aloifolium):

产中国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东南部至南部。生疏林中或灌木丛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100-1100米。从斯里兰卡北至尼泊尔,东至印度尼西亚爪哇,均有分布。 [7]

硬叶兰

 ●  

硬叶兰(学名:Cymbidium bicolor):

产中国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和云南西南部至南部。生于林中或灌木林中的树上,海拔可上升到1600米。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也有分布。 [8]

垂花兰

 ●  

垂花兰(学名:Cymbidium cochleare):

产中国台湾(台北、高雄)。生于阴湿密林中树上,海拔300-1 000米。锡金、印度也有分布。 [9]

莎叶兰

 ●  

莎叶兰(学名:Cymbidium cyperifolium):

产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东南部(蒙自、砚山、麻栗坡、屏边)。生于林下排水良好、多石之地或岩石缝中,海拔900-1600米。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菲律宾也有分布。[10]

冬凤兰

 ●  

冬凤兰(学名:Cymbidium dayanum):

产福中国建南部、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西南部、南部至东南部。生于疏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300-1600米。锡金、印度、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也有分布。 [11]

落叶兰

 ●  

落叶兰(学名:Cymbidium defoliatum):

产中国四川、贵州和云南。生境不详。本种在西南诸省区常见栽培,据报告浙江也有发现。 [12]

独占春

 ●  

独占春(学名:Cymbidium eburneum):

产中国海南(崖州、昌江)、广西南部(十万大山)和云南西南部。生于溪谷旁岩石上,海拔不详。尼泊尔、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13]

莎草兰

 ●  

莎草兰(学名:Cymbidium elegans):

产中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东南部。生于林中树上或岩壁上,海拔1700-2800米。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缅甸也有分布。[14]

建兰

 ●  

建兰(学名:Cymbidium ensifolium):

产中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西南部、贵州和云南。生于疏林下、灌丛中、山谷旁或草丛中,海拔600-1800米。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北至日本。 [15]

长叶兰

 ●  

长叶兰(学名:Cymbidium erythraeum):

产自中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波密、察隅、墨脱)。生于林中或林缘树上或岩石上,海拔1400-2800米。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16]

蕙兰

 ●  

蕙兰(学名:Cymbidium faberi):

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东部。生于湿润但排水良好的透光处,海拔700-3000米。尼泊尔、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17]

多花兰

 ●  

多花兰(学名:Cymbidium floribundum):

产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东部、贵州、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生于林中或林缘树上,或溪谷旁透光的岩石上或岩壁上,海拔100-3300米。

春兰

 ●  

春兰(学名:Cymbidium goeringii):

产自中国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生于多石山坡、林缘、林中透光处,海拔300-2200米,在台湾可上升到3000米。日本与朝鲜半岛南端也有分布;据报告印度东北部也曾发现,尚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虎头兰

 ●  

虎头兰(学名:Cymbidium hookerianum):

产中国广西西南部、四川西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和西藏东南部(察隅)。生于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石上,海拔1100-2700米。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东北部也有分布。

美花兰

 ●  

美花兰(学名:Cymbidium insigne):

产中国海南(定安、琼中)。生于疏林中多石草丛中或岩石上或潮湿、多苔藓岩壁上,海拔1700-1850米。越南与泰国也有分布。

黄蝉兰

 ●  

黄蝉兰(学名:Cymbidium iridioides):

产中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至东南部、西藏东南部。生于林中或灌木林中的乔木上或岩石上,也见于岩壁上,海拔900-2800米。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也有分布。

寒兰

 ●  

寒兰(学名:Cymbidium kanran):

产中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生于林下、溪谷旁或稍荫蔽、湿润、多石之土壤上,海拔400-2400米。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端也有分布。

兔耳兰

 ●  

兔耳兰(学名:Cymbidium lancifolium):

产中国浙江南部、福建、台湾、湖南南部、广东、海南、广西、四川南部、贵州、云南和西藏东南部。生于疏林下、竹林下、林缘、阔叶林下或溪谷旁的岩石上、树上或地上,海拔300-2200米。自喜马拉雅地区至东南亚以及日本南部和新几内亚岛均有分布。

碧玉兰

 ●  

碧玉兰(学名:Cymbidium lowianum):

产中国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盈江、龙陵、沧源、绿春、勐腊、勐海、景洪、金平)。生于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1300-1900米。缅甸和泰国也有分布。

大根兰

 ●  

大根兰(学名:Cymbidium macrorhizon):

产中国四川西南部至南部(米易、美姑、南川)、贵州西南部(兴义)和云南东北部(东川)。生于河边林下、马尾松林缘或开旷山坡上,海拔700-1500米。尼泊尔、锡金、巴基斯坦、印度北部、缅甸、越南、老挝、泰国、日本也有分布。

大雪兰

 ●  

大雪兰(学名:Cymbidium mastersii):

产中国云南西北部、南部至东南部。生于林中树上或岩石上,海拔1600-1800米。锡金、印度、缅甸、泰国也有分布。

珍珠矮

 ●  

珍珠矮(学名:Cymbidium nanulum):

产自中国海南、贵州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至西南部(文山、思茅、保山)。生于林中多石地上,海拔不详。此种模式标本系栽培植物,采自云南怒江河谷(六库)。在南方民间已广为栽培。

邱北冬蕙兰

 ●  

邱北冬蕙兰(学名:Cymbidium qiubeiense):

产中国贵州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生于林下,海拔700-1800米。

墨兰

 ●  

墨兰(学名:Cymbidium sinense):

产中国安徽南部、江西南部、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峨眉山)、贵州西南部和云南。生于林下、灌木林中或溪谷旁湿润但排水良好的荫蔽处,海拔300-2000米。印度、缅甸、越南、泰国、日本琉球群岛也有分布。

果香兰

 ●  

果香兰(学名:Cymbidium suavissimum):

产中国贵州西南部和云南西部。生境不详,海拔700-1100米。缅甸和越南也有分布。此种植物民间有栽培,国内一些植物园也偶见栽培。

斑舌兰

 ●  

斑舌兰(学名:Cymbidium tigrinum):

产云南西部。生境不详。印度东北部与缅甸也有分布。

西藏虎头兰

 ●  

西藏虎头兰(学名:Cymbidium tracyanum):

产中国贵州西南部(册亨)、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和西藏东南部。生于林中大树干上或树权上,也见于溪谷旁岩石上,海拔1200-1900米。缅甸、泰国也有分布。

文山红柱兰

 ●  

文山红柱兰(学名:Cymbidium wenshanense):

产中国云南东南部(马关、文山)。生于林中树上,海拔不详。越南也有分布。

滇南虎头兰

 ●  

滇南虎头兰(学名:Cymbidium wilsonii):

此种甚近虎头兰(C. hookerianum),但叶较宽,蕊柱较短,萼片与花瓣上有不甚明显的红褐色纵脉,可以区别。但上述特征与黄蝉兰(C. iridioides)相近,故有人认为本种可能是它与虎头兰之间的杂种。

[5]

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5304928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
tags:

关于我们

九端百科知识网每天更新各类百科知识问答,九端百科提供精准知识问答,行业知识问答,各种百科小知识解答,以及生活常识问答。学知识,必须九端百科网!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九端网络 贵阳九端网络科技工作室 版权所有 TXT地图 | XML地图 | HTML地图 | 备案号:黔ICP备202301148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