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美到记者都来采访(记者专题采访)

2022年06月20日 10:12:10 植物 26 投稿:海象小站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美到记者都来采访,以及记者专题采访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

(1)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 挖苦周总理 ),却被周总理反驳得哑口无言。

(2)充分体现了周总理的机智幽默,巧妙化解外国记者的讥讽,最后不仅保住了自己和***的尊严,还反讽了老美记者的自大无知和见识浅薄。。。

NBA最美日本女记者,长相甜美曲线完美到犯规,为何只钟爱黑人球星呢?

在文娱圈当中,记者这个职业,是十分辛劳的。他们和掌管人不同,记者经常要在外面采访,不论是风吹雨打,还是酷热的天气,他们仍然会斗争在前线当中。不过并不是每一个记者,都是在这种情形下采访明星的,室内运动的记者,就没有这方面的担忧。

在记者当中,有不少颜值十分高的存在,不过他们并不想进入文娱圈。由于文娱圈是一个大染坊,所以有些心机比拟单纯的记者,就喜欢上了采访明星们的生活。著名的记者宫河麻耶,就是其中的一位。她的长相十分的漂亮,而且身体同样很好,但是她却没有进入文娱圈的打算。

其实她是一名NBA记者,而且还是勇士队的专属记者,置信看过勇士队竞赛的网友,关于这个甜美的女孩,印象应该都是十分的深化。由于在每次勇士队的竞赛终了之后,场上呈现的身影,都是甜美的宫河麻耶。而宫河麻耶仰仗甜美的长相,不只深得网友们的喜欢,也得到了许多球星的喜欢,她不时都十分受球星们的欢送。

其真实最早的时分,宫河麻耶并不是一名NBA的记者,而是由于公司和勇士队有协作,所以宫河麻耶就成为了专属记者。而当初不时都不太喜欢篮球这项运动的宫河麻耶,往常也是十分钟爱这些黑人球星。

在平常的生活当中,宫河麻耶十分喜欢去海边玩耍,她经常会晒出本人在沙滩散步的照片。平常衣着运动装,看不太出来她的身体,但是在换上了比基尼的时分,大家就看到了她的身体了。在不知不觉当中,宫河麻耶曾经担任了很多年的NBA记者了。不晓得在将来的日子当中,宫河麻耶有没有进入文娱圈的打算呢?

美到记者都来采访(记者专题采访) 植物

采访多位美国总统的女记者

白宫最资深的女记者、有美国新闻界“第一夫人”之称的海伦·托马斯。

她用犀利的提问“折磨”了自肯尼迪之后的九任总统,令克林顿心悦诚服,令小布什“退避三年”。

海伦1920年出生在肯塔基州一个黎巴嫩移民家庭,大学毕业后曾在华盛顿一家报社打杂,1943年进入合众国际社担任广播撰稿人,1956年升任采访部记者,1960年开始专门负责采访肯尼迪总统和第一夫人杰奎琳。1970年,她成为合众国际社驻白宫特派记者,也是第一位成为特派记者的女性。1975年,她在这个男人的世界中脱颖而出,当选白宫记者团团长。

在几十年的白宫生涯中,海伦总是随时随地出现在总统身边,见证了肯尼迪遇刺、约翰逊下台等重要历史时刻,1972年还作为唯一的女性文字记者随尼克松总统访问了中国。美国广播公司的《传记》节目把这位报道白宫时间最长的记者称作“总统胳膊肘旁的固定装置”。

历任总统难逃“拷问”

作为白宫记者,海伦最让人佩服的还是她的直率和勇气。每次记者会,坐在第一排的她总是第一个或第二个提问,问题总是最尖锐,她会要求总统或发言人直接回答“是”或“不是”,历任美国总统都被海伦“拷问”过。肯尼迪这样评价她:“如果抛掉手中的铅笔,她应该是个可爱的姑娘”。而同僚们则把这位白宫记者“大姐大”称为“白宫内唯一有雄性激素的记者”。

不过,在交锋的同时,几位前总统也对作风犀利大胆的海伦表示出了敬佩。在海伦75岁生日那天,当政的克林顿总统专门为她安排了15分钟的独家专访作为生日礼物,并在为她举办的生日宴会上一同吹灭蜡烛。

布什“躲”了她三年

2000年5月16日,海伦辞去了效力57年的合众国际社记者职务,当天,克林顿在白宫玫瑰园举行记者招待会,为这位采访白宫时间最长的记者送行。

也许是对海伦心存忌惮,布什上任后在记者会上一直不敢让她提问。上台三年后,布什才做出了第一次尝试。没想到海伦的第一句话就是:“您会感到后悔的。”接着她就开始了连珠炮式的质问。“我的问题是,你为什么那么想开战?从你踏进白宫的那刻开始……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你说过不是因为石油,也不是因为以色列或其他,那么到底是因为什么?”布什用准备好的套话回应,并半开玩笑地说真后悔让她先提问。

在打过交道的九任总统中,海伦多次表示现任总统布什“最糟糕”。她在2002年的一篇专栏文章中,毫不留情地把小布什形容为“皇帝总统”。她也从不讳言“小布什是美国有史以来最糟糕的总统”,并把他称为“谎言家”。

2015美作文大赛记者采访记录(冠军)

个人简介

成长历程

自由成长,文心飞扬

《幻城》背后,绵绵情长

敬明印象,时尚锋芒

《岛》系列名字的由来

最新作品——A.小时代1.0 折纸时代

B.《临界纪年》第一部《爵迹》

大事记

重要荣誉

经典语录

郭敬明作品集

抄袭事件

个人简介

成长历程

自由成长,文心飞扬

《幻城》背后,绵绵情长

敬明印象,时尚锋芒

《岛》系列名字的由来

最新作品——A.小时代1.0 折纸时代

B.《临界纪年》第一部《爵迹》

大事记

重要荣誉

经典语录

郭敬明作品集

抄袭事件

[编辑本段]个人简介出生:1983年6月6日

籍贯:四川省自贡市

出生地:四川省自贡市

现居住地:上海市

血型:AB型

身高:1.68M

民族:汉族

星座:双子座[3]

爱好:羽毛球,上网

颜色:白色,黄色

属相:猪

疾病:自小四4岁起,就有败血症(现在已经好了)

网名:第四维

别名:小四、四崽、四维、四仔、某四、四儿、某boss、boss四、四姐、四爷、四殿、音速小子、老四、棉花先生、老板、

学历:曾在在自贡市贡井区向阳小学、自贡市田家炳中学(原自贡第九中学)、自贡市富顺二中读书。2002年进入上海大学念影视艺术工程专业。2005-2007年休学两年。2007年重新上学,转为影视艺术技学院。2008年退学。

文风受到过CLAMP(画《百变小樱》《人形电脑天使心》《X战记》的那个组合)的影响。

喜欢收藏的东西:玻璃杯子和白衬衣

性格:一半明媚一半忧伤,悲观的乐观主义者

喜欢的现代作家:苏童

喜欢的运动:羽毛球

口头禅:拒绝

喜欢的人:干净,聪明,善良,会玩,漂亮

最爱的人:父母,朋友

最爱的书: 《麦田里的守望者》

最爱的影视作品: 《东京爱情故事》

最爱的音乐:《祝我幸福》

最爱的名言:天才出于勤奋 。

最大的理想:成为著名广告人

[编辑本段]成长历程 自由成长,文心飞扬

郭敬明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母亲邹慧兰是当地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父亲郭建伟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

儿时的郭敬明便十分懂事和喜欢读书,针对他对读书的兴趣,母亲邹慧兰经常都给郭敬明购置一些益智方面的幼儿图书,有时还亲自给儿子详细指导和讲解。每次在母亲讲解时,郭敬明都听得十分认真,并且还不停地问这问那,邹慧兰便不厌其烦地给儿子讲解。

郭敬明的记忆力特好,有的故事,母亲讲一遍他便完全能够背诵,郭敬明在陌生人面前胆识也大,从不腼腆,每每有叔叔阿姨到家来玩时,只要叫他讲故事,郭敬明便眉飞色舞地讲起来,样子十分可爱。郭敬明的聪明和好学让全家人很是欢喜,但父母从来没有刻意地要培养他,让其将来成为一名什么样的人才,而总是给郭敬明一个自由的学习生活空间,让他在自由和兴趣中渐渐长大,尽情发挥自己,因为母亲邹慧兰知道:“兴趣是孩子成功最好的老师”。特别是从郭敬明懂事后,父母更由其选择,就拿买书来说吧,他们便不再主动为郭敬明挑选什么,每次领着郭敬明去新华书店,都是由他自己去挑选,郭敬明喜欢什么就买什么,每次买书回来,郭敬明便要一口气把它们读完,甚至父母叫他吃饭他都舍不得放下自己的书本。

1988年9月,郭敬明在自贡市贡井区向阳小学上学了,这时候的他也象别小朋友一样,按时到校、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科作业,但这孩子在课堂学习之余特爱读课外书,读完之后,他也写一些心得体会和读后感,尽管十分短小稚嫩,但他那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受老师和父母的赞扬。

由于大量阅读,潜移默化,郭敬明的文字功夫在暗暗地增长,到小学生写作文的年龄段时,他的优势便凸现了出来,每次老师布置一篇课堂作文,别的同学总是绞尽脑汁半天都写不出来,而他仅需考虑2分钟就很快进入角色。他写文章速度很快,而且文章写得又好,经常被语文老师拿去给班上的同学作范文学习。老师的一次又一次赏识教育,不时给儿时的郭敬明在学习上带来更大的鼓励和推动。

1995年,郭敬明以非常差的成绩考入自贡九中,从小学升入初中,郭敬明的视野更开阔了,他开始广泛地阅读名家的小说和散文,包括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尤其是古龙的武侠小说,他更是爱不惜手,同时,他也喜欢读一些杂志和报纸。尽管如此,但看见儿子郭敬明课堂之余读武侠小说,父母邹慧兰、郭建伟从不干预和制止,他们认为,那是孩子在学习之余的一种有益放松,既调节了自己,又增长了知识。

1997年初中二年级时,郭敬明在全国公开刊物《人生十六七》上发表了他的处女诗作《孤独》,这首诗忧郁凄美。不久,他收到了杂志社寄来的10元钱稿费和样刊,当时,郭敬明欣喜万分,当父母知道这事后,对儿子也倍加赞赏,鼓励他继续努力。父母认为,尽管10元钱的稿费不是很多,但它给儿子郭敬明带来的价值和益处远远超出了它的本身,因为,这是儿子十余年的心血和汗水凝聚而成的。

作品第一次变成铅字得到社会的认可,郭敬明的创作激情便陡增。从此,他除了自由写一些文章外,还参加一些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由于功底扎实,他写的文章经常都能发表,让班上同学好生羡慕。挣来的稿费郭敬明用来给自己买课堂学习方面的资料和自己喜欢的文学书籍,有时也买可乐喝;还有的时候,他会用来捐助班上困难的同学。郭敬明告诉记者,他是独生子,在家没有哥哥姐姐和他一起玩,更找不到与自己交流的同龄对象,所以他特别珍惜同学朋友之间的感情。

上了高中,学习时间更紧了,但郭敬明没有放弃自己的读书写作爱好,他天天记日记,合理安排时间:一必须保证课堂学习,二学习决不念及写作,写作决不念及学习。由于这样安排,使写作和学习互不干扰,结果收获很好。记者在采访郭敬明的高中班主任邓又立时,邓老师介绍说,在中学时,郭敬明这孩子很有灵气和自制力,所以在学校老师对他基本上没什么限制和管束。不仅如此,郭敬明的一项发明还在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一等奖,他的一项调查报告还获得自贡市生物环境考察报告比赛一等奖;写作上更是不赖,郭敬明高二、高三时,连续获第三、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初显才华,无限风光

谈及“新概念作文大赛”,郭敬明感慨颇多,同时让他记忆犹新,因为这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那是2000年冬季,郭敬明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阅读《萌芽》杂志,发现杂志上所登的文章自己也能写出,还有可能写得更好,恰好《萌芽》杂志登出举办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通知,带着自信,郭敬明抽了半个小时便完成了题目为《剧本》的文章,然后寄往上海参加初赛。一月后,郭敬明收到了该杂志社邀请他去上海参加决赛的通知。自贡距上海上千公里,坐火车也得花两天时间,自己的学习又非常紧,放弃了吧?又觉得有些可惜,于是打电话回家告诉父母。父母得知此事,极力鼓励儿子乘飞机前去参加,尽管当时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宽裕,但在父母的心里,儿子的此次远行将会花掉夫妻俩多年攒下的几千元积蓄,但他们认为值!因为这是给儿子能力展示的绝好机会,别人想去还去不着呢!更为重要的是,儿子的此次远行,他们作父母的决不陪同,他们希望让儿子在此次远行中培养一下独立生活的能力,同时给儿子一个自由生活的空间,毕竟,在将来的社会里,一个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强与否,直接关系到他将来能否找到一处好的立足之地。

2001年1月,郭敬明向学校请了假,在没有父母的陪同下,单枪匹马直飞上海。上海是一国际大都市,街巷纵横交错。他到了上海先找一地方住下来,第二天便四处打听参赛地点。决赛场上,全国高手云集于此,但郭敬明不慌不忙、沉着应战,最后,他以“假如明天没有太阳”一文获得大赛一等奖。但这个奖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在采访中郭敬明告诉记者,当时他只得了一个奖牌,没有一文奖金。尽管如此,在郭敬明的心里,仍然是甜滋滋的,因为“新概念作文大赛”在全国颇具名气,它是由北大、清华、北师大等全国10所著名高校和《萌芽》杂志社联合发起共同主办的,担任评委的也是国内一流的文学家和知名学者,在中国被公认为中学生当中的“矛盾文学奖”,这次自己能在这权威的大赛上展露风头,应该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

正因如此,即使在高三学习时间非常紧的情况下,郭敬明又参加了2002年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这次大赛有4万多人参加,而进入复赛的仅有200人,但他还是力克群雄获奖了,并且在初赛和决赛上双双获得一等奖。这让作评委的专家教授都感到有点吃惊,因为这项全国顶尖级的中学生作文大赛举办多年来,能连续两次拿一等奖的实在太少太少,目前全国仅有两人,郭敬明是其中之一,由此,郭敬明名声鹊起。

《幻城》背后,绵绵情长

真正让郭敬明一炮走红的还是《幻城》,《幻城》从2003年月底上市至12月,累计销售84万册,据有关媒体报道,在2003年11月的全国文学类畅销书排行榜上,《幻城》名列第三;而他自己也在新浪网与南方都市报等媒体联合举办的“2003年度中华文学人物”评选活动中,被提名为“人气最旺的作家”之一,与大家王蒙、海岩排在一起,让不少文学前辈望尘莫及。

郭敬明促成了《幻城》,而《幻城》也成就了郭敬明,《幻城》给新世纪的中国文坛带来了极大的震动,使他也成为新时期少年作家的领军人物,媒体报道他在名气和势力上已盖过了前几年的新锐韩寒和郁秀,但关于他创作《幻城》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郭敬明告诉记者,2002年4月的一天,也就是高考临近的那段日子,学校经常考试,学习上的紧张给他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为了释放自己,寻找到一分自由和轻松,他幻想一些东西来写,通过写一些东西来解除心中的烦闷,《幻城》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但他构思《幻城》时仅花了1个小时。由于文如泉涌,当天晚上他吃完饭后从20:00钟开始动笔,一直写到22:00,仅仅两个小时,便完成了全文,约两万字。当他写完时,心底感到从未有过那么一种轻松和兴奋,但他没有急于将文章打印出来。而是将它存放起来,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高考复习之中。

2002年8月中旬,郭敬明收到了上海大学的录取通知。他可以如释重负了。8月底,他才想起4个月前写的那部小说《幻城》来,于是他便翻出手稿打印,然后E-mail给了《萌芽》杂志,没几天,杂志社的编辑通知郭敬明,告知该小说拟在2002年10期推出。所有的结果都令郭敬明出乎预料。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幻城》在10期《萌芽》上被安排在头条;《幻城》面世没几天,《萌芽》杂志和他就接到不少读者打来的热线和信函,网站上关于他和热论《幻城》的贴子更是铺天盖地。11月上旬,春风文艺出版社编辑时祥选专程从沈阳赶赴上海大学,希望郭敬明与他们合作,由郭敬明将《幻城》短篇改为长篇,创作期限为1个月,对此,郭敬明没有拒绝,他认为这其实是对他能力和势力的一种最好检验。

由于白天学习时间紧,他只好挤晚上的时间,在长篇《幻城》创作的日子里,郭敬明常常熬夜到天亮,他说他不敢马虎,面对读者的眼睛,在这一个月,郭敬明瘦了将近5斤。 不负众望,2003年1月长篇《幻城》一面世,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就挤入文艺社科类图书销售排行榜前三名,短短几个月便发行到50万册,有的读者买不到该书,竟然借来手抄,对作品扩后的内容反应更是好评如潮,一青年读者:“四维(郭敬明)的文字是绝美空灵的,有漂亮幽然的琥珀色,他的笔法是行云流水,有镜花水月的美丽画,他的文章是清丽飘渺的,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有的读者还建议将《幻城》续写、拍成电视剧、出版漫画本等等。与此同时,在文学前辈和不少专家中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中国作协副主席叶辛:“《幻城》是一种全新文字样式,值得肯定。”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文轩:“《幻城》用的是一种高贵、郑重的腔调,绝无半点油腔滑调。”“能写出这篇作品的作者,竟然是一个岁数不大的人儿。”“读到《幻城》,终于有了一种安慰。”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幻城》不失为一部天才之作。”面对众多读者和文学前辈的真情赞许和厚望,郭敬明更是感动万分和自豪。

2003年3月27日,郭敬明又迎来了在上海大学专门为他举办的“《幻城》作品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国作协副主席叶辛,上海作协副主席赵长天,著名作家葛红兵等。为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大学生作品举办如此研讨会,这在中国尚属首次。更有甚者,在这时,他又被春风文艺出版社买断了其在大学期间所创作品的首发权。一名尚不满20岁的学生,在文坛上如此身价百万,当今中国实属罕见。2003年11月,郭敬明再接再厉,推出了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上市即成抢手货,发行突破90万册。如此畅销,年少的他便成为一个令人刮目相看、不折不扣的学生富翁和“天才”少年作家。

敬明印象,时尚锋芒

郭敬明名利双收,邀他参加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但郭敬明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名人,他认为自己还是普普通通一名学生,主要任务还是学习。所以,他会首先完成学业,然后才是自己的写作和活动,学业实在忙不过来,他会豪不犹豫地推掉活动,在他心里,学习永远是位居第一的。

生活上郭敬明十分时尚,喜欢打羽毛球、听CD、旅游,他穿着也颇另类,但给人的感觉一定是很舒服的那种。生活中的郭敬明更是一个十分孝顺的孩子,他靠自己的写作挣了钱,但他会不时给父母、爷爷奶奶买衣服和营养保健品之类的东西。过年时,他会把全家人叫上,让他们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然后由自己买单;朋友同学遇上什么困难,他也慷慨相助,他认为“孝顺”和“助人”那是咱中国人做人的起码本质。 [编辑本段]《岛》系列名字的由来每本《岛》的名字都是一个岛的名字。换句话说,是读者们就像水手一样,大家一起路过了这些岛屿。

柢步:Debut(首场演出)

陆眼:Eyeland

锦年:Silkage(锦色年华,出时正好是新年)

普瑞尔:Prayer(祈祷者,为岛上的水手们祈祷)

埃泽尔:Ether(苍穹)

泽塔:Zeta (希腊语的第六个字母.正好是六的意思)

瑞雷克:Relic(遗迹)

天王海王:(刚刚好是冥王星变为矮行星不久,剩下的两个很寂寞突兀的样子)

庞贝:Pompeii(消失的古城池 毁于火山喷发)

银千特:Enchanter(是魔法师的意思 里面四的照片都超帅的说~) [编辑本段]最新作品——A.小时代1.0 折纸时代四爷作品《小时代》的故事以经济飞速发展的上海为背景,正如这座风光而时尚的城市一样,书中的话题也充斥着时尚前卫的味道。作品讲述了林萧、南湘、顾里、唐宛如四个从小感情深厚、有着不同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女生,先后所经历的友情、爱情,乃至亲情的巨大转变,是一部当下80后、90后生活的真实写照。

同时,通过描写林萧、南湘、顾里和唐宛如四人之间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80、90后对生活的热情:林萧的敏感,南湘的神秘,顾里的独当一面,唐宛如的搞笑语句,让这本书充满了活力。

——B.小时代2.0 虚铜时代

自折纸时代之后,虚铜时代全面上市 [编辑本段]B.《临界纪年》第一部《爵迹》

《临界纪年》第一部《爵迹》 《最小说》连载中

内容简介

超越想象极限的幻想风暴,无法预测的海底阴谋,地壳深处翻涌不息的灵魂之力。

小四时隔九年,再次挑战《幻城》经典奇幻,打造2010年视觉盛宴。 [编辑本段]大事记1997年,处女诗《孤独》第一次在全国刊物《人生十六七》上发表。

2001年,就读于四川省自贡市富顺二中高中时,获得第三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2002年,获得第四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2002年,出版个人作品集《爱与痛的边缘》。 

2003年1月,出版小说《幻城》。

2003年6月,出版个人作品集《左手倒影,右手年华》。 

2003年11月,出版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

2004年,成立“岛”工作室,出版《岛》书系列。

2005年,出版小说《1995——2005夏至未至》。 

2005年,筹备首部音乐小说《迷藏》。

2005年底,应陈凯歌之意,改编了电影《无极》为小说。

2006年,改编陈凯歌同名电影作品《无极》。

2006年,暂停《岛》书系后,成立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并出版刊物《最小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工作人员为I5land原班人马。

2007年4月底,为湖南卫视“快乐男声”填词主题曲《我最闪亮》。

2007年5月,出版《悲伤逆流成河》,一周时间销量突破百万册,三天上当月中国图书销量排行前三。

2007年 8月,为“快乐男声”13强音乐特辑写真作序。

2007年10月,开始创作新作品《小时代》(Tiny Times)。

2007年10月,郭敬明所创立的柯艾公司中以hansey为首等人跳槽,据称是由于办刊理念。

2007年11月,加入中国作协,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成员。

2007年末,发行《〈悲伤逆流成河〉百万黄金版》,并出版《岛9.庞贝》、《N世界》。 

2007年11月,首部以郭敬明作品改编的偶像剧《梦里花落知多少》开播。

2007年以来,为《大地之灯》等做策划。

2008年4月,出版《岛10.银千特》。

2008年6月,《最小说》上全面启动“TN-文学之新全国新人选拔赛”,评委阵容强大,奖项引人瞩目。

2008年10月1日,《小时代》正式出版发售。

2008年,《小时代》三天创下2008年全国第一销量。

2008年12月8日,郭敬明签约天娱传媒。

2009年1月4日,长江出版总社特聘郭敬明为长江出版总社北京图书中心副总编辑,全面主抓青春类图书及杂志体系建设。

2009年,《临界纪年·爵迹》开始在09年第一期《最小说-映刻》连载。

2009年5月,出任上海“快女”赛区评委

2009年12月30日,《小时代2.0虚铜时代》正式发售。 小时代2.0虚铜时代 [编辑本段]重要荣誉2001年:就读于四川省自贡市富顺二中高中时,获得第三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2002年:获得第四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2003年:全国年度文学类畅销书销量第一名《幻城》,中国福布斯名人排行榜第97名。

2004年:中国福布斯名人排行榜第94名,年度风尚网络作家奖。年度最佳80后作家 全国年度畅销销量第一名《幻城》、第二名《梦里花落知多少》。

2007年:中国作家财富排行榜榜首。

2008年4月:中国福布斯名人排行榜第84名,创业先锋奖。

2008年9月28日:凭《小时代》获得第五届金龙奖最佳漫画脚本奖。

2008年:中国作家财富排行榜榜首。

2009年:中国福布斯名人榜第68名 [编辑本段]经典语录2008年6月17日《彭城晚报》大篇幅刊载了郭敬明、韩寒、张悦然、陆缄和春树等80后代表作家的经典语录,随后这些语录被各大媒体转载登录,见证着80后作家在风雨更迭中,开始成为文坛新的中坚力量。

如何采访?

怎样采访

--------------------------------------------------------------------------------

19.听说当记者要消息灵通,可我消息不灵通怎么办?

答:当记者,的确需要消息灵通,因为新闻姓“新”不姓“旧”。人们看报是为了得到一些新的消息,尤其是一些自己不容易知道的消息。如果你这个当记者的,比别人获得新消息慢,登在报上的尽是些旧闻,谁还愿意看报呢?所以,你既然想当记者,就必须变消息不灵人士为消息灵通人士。

怎样才能消息灵通呢?

第一,小记者应当养成读报和听广播的好习惯。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宣传工具,每天都向人民报告许多重要新闻,这些内容常常就是国内外大事。

当然,小记者既然以采写儿童新闻为主,更应当多看少年儿童报,例如《中国少年报》、《中国儿童报》等等。这些报纸,一般会把党对少年儿童的要求,以及少先队开发各种活动的最新消息,及时刊登出来,你经常读报,知道的事情多,消息自然就灵通起来了。

第二,小记者应当及时了解本校包括本区的动态。什么叫动态呢?就是最近发生了和将要发生什么事,这些事情将会怎样发展。经常读报,你会得到许多启发,但那是别人写的新闻给你的启发。你要写出好新闻来,必须掌握自己周围的动态。怎么去掌握呢,你可以访问少先大队辅导员,也可以访问校长,还可以访问本地区团委学少部或少工委的负责人,他们会告诉你一些最新消息的。

第三,小记者应当热心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成为同学们的亲密朋友。大家愿意跟你在一起玩,愿意把心里话讲给你听,这是你写好新闻的重要条件。相反,如果你以为自己是个小记者了,骄傲得谁都不理,同学们就会对你敬而远之,不向你说心里话。这样,你就写不出真正反映大家思想感情的新闻报道。也不知道同学们当中有什么秘密,消息自然也就不灵通了。因此,小记者一定要成为同学们的好朋友。

我相信,做到这三条,你就会变成一个消息灵通人士的。

20.消息灵通了,可我去采访的时候,没有话问人家怎么办?

答:我想,恐怕不是没有话,而是不知道问什么和怎么问人家吧?如果真没有话,你干吗来采访呢?

这里,着重谈谈采访前的准备。

记者在每次采访之前,一定要有准备,准备得越充分,采访成功的把握越大。

首先,你应当弄清楚采访对象的事迹特点是什么,你报道的重点又是什么。譬如,采访一位优秀少先队员,不能把他(她)各方面的情况,都详细采访,而应当选择其事迹最突出的一点,或者以此为重点,其它事迹简略地采访一下即可。抓住采访对象的事迹特点后,你还必须弄清楚,宣传这个事迹特点,对广大少先队员有什么意义?或者再细分一下,哪一点对少先队员更有启发和鼓舞作用?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采访的重点。

其次,你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情况,也就是有关采访对象的材料。例如,采访对象是个小发明家,你就要了解清楚,他(她)发明了什么?这项发明有什么价值?得了什么奖?他(她)的经历是什么?为什么要搞这项发明?等等。另外,同学们想知道这位小发明家哪些事情,也要了解清楚。

再次,你可以了解一下采访对象的性格爱好,找出一些他(她)感兴趣的话题。这样,采访的时候,他(她)会觉得你很理解他(她),就愿意同你说心里话,这是很重要的。

你不妨试试看。做好了采访前的准备,就会有许多话问采访对象的。没有话问,那就是没有做好采访前的准备。

21.我做好了采访准备,来找采访对象,可他很紧张,说不出话来怎么办?

答:这种情况是有的,咱们一起来分析分析原因。

在大多数同学的心目中,记者的形象是很神圣的,记者采访谁,就有可能将谁的事儿登在报纸上,让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说,一个第一次接受记者采访的小学生,能不紧张吗?

另外,如果你提的问题,非常生硬或抽象难懂,被采访的人不知该怎样回答,也会紧张的。例如,采访一个犯过错误的同学,我开头就问:“你都干过什么坏事?”他(她)就很难张口。因为,一般人都怕别人揭自己的短处,你刚见面,就揭人家的短,人家除了紧张以外,还会对你产生反感甚至对立的情绪,使你的采访无法进行。

应当怎么办呢?

采访任何一个人,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好感。做不到这一点,你很难采访到最有价值的材料。因为,这些材料都在采访对象的心灵大门之内,他锁着呢,钥匙在他手里,是打开还是锁闭,要由他来决定,而他的决定往往是根据记者的态度做出的。

因此,采访的时候,小记者必须像知心朋友似的,与采访对象交谈。你要尊重他(她)、关心他(她)、理解他(她)。像前面提到的采访犯错误的同学,更要热情、细心,千万不能再伤害他(她)的自尊心。你可以先问问他(她)喜欢干什么?班里的同学好不好?等等,使他(她)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再谈主要的事。当然,谈主要的事,也要和蔼可亲。譬如不要问“你都干过什么坏事?”可以说:“听说你犯了错误,我们真替你着急,你本来是个好学生,怎么会这样呢?一定有什么原因吧,你说出来,我们大家帮助你。”你如果这样说,他(她)就不会紧张了。

22.我去采访一个人,问他东,他却说西,怎么办?

答:这种答非所问的情况,许多记者在采访中都碰到过。一般来说,答非所问的原因,主要是没理解你问话的意思,也有的是他讲得高兴,把话题扯远了,忘了你最初问话的意思。

提醒你一句,碰上这种情况,千万不能着急不能表现出不爱听的样子,更不能粗暴地打断他的讲话。那样,一个急刹车,会使他紧张起来,两人之间自由的交流就会变成拘谨的交谈,应当怎么办呢?你可以耐心地听他讲,抓住一个适当的时机,自然地把话题引回来,申明自己问话的意思。

这也告诉我们,采访中,每一句问话的意思,都应当是非常明确的,让对方容易理解。

23.有时采访一个人,他不讲心里话,净说大道理,怎么办?

答:这个问题提得很重要。

前些年,社会上有讲大话、空话、套话的坏风气,至今也没有绝迹。有些人怕对记者讲了心里话吃亏,故意讲套话,也有不少人并不害怕讲心里话,而是习惯于讲大道理,这是可以理解的。

怎么办?碰到这种情况,你要冷静,多动脑子,多问一些具体的事情。他(她)要回答这些具体事情的具体经过,总不能还讲大道理吧?这样,采访的内容就比较实实在在了。儿童新闻与成人新闻一个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儿童新闻应当更具体一些,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抽象的概括。所以,采访一定要具体、细微,不要粗枝大叶、浮光掠影。

当然,有些时候人家讲大道理,也是记者问话不当造成的。例如,你问:“你的理想是什么?”这种问话题目太大,内容很广,不容易用几句话说清楚,人家就可能讲大道理。因此,采访时,最好从具体问题开始问起。

24.我是小记者,去采访大人,人家烦我怎么办?

答:不必担心,大人一般都喜欢孩子,当然更喜欢小记者喽!曾经有一些小记者在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采访党和***和科学家,领导人和科学们都高高兴兴地接受了采访。

你知道,大人,尤其是领导人和科学家,他们的时间每分每秒都是非常宝贵的。你必须做好充分准备,用最短的时间提出最重要的问题。当然,这些最重要的问题,不一定就是非常严肃的问题,也可以是少年儿童很感兴趣的问题。你提这种问题,领导人和科学家们,一般是愿意回答的,决不会烦你。因为,回答你的问题,对少年儿童工作有益嘛 。

相反,如果你根本不清楚什么是重要问题,到时候随随便便,东问一个问题,西问一个问题,净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情,而且时间拖得很长,人家怎么能不烦你呢?不要说大人了,就是小学生也会烦你的。每个小学生的事情,也是非常多的,每分每秒都是宝贵的。因此,小记者尊重采访对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尽量少占用人家的时间,更不能浪费人家的时间。

当然,也有些大人开始可能瞧不起孩子,明明你提的问题非常重要,他(她)也不爱理你。怎么办呢?你就要勇敢而诚恳地讲道理,争取他(她)理解你,接受你的采访。

25.采访都找哪些人呢?

答:这个问题可以分两个方面回答:首先应明确报道的主要对象是谁,其次是弄清为了写好这个报道对象,需要找哪些人。

一般说来,报道的主要对象是容易明确的。譬如,某同学在全国少年儿童书法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你在报道的时候,自然会以获奖者为主要采访对象。(有些时候,根据情况重点介绍获奖者的老师或家长,也是可以的,这同样不难弄明白。)但是,为了写好这个采访的主要对象,应当找谁采访,却是许多小记者不清楚的。

有的小记者也许会说:“咳,那还不明白,写谁就找谁呗!”这话有一定道理,写谁,的确应当找谁。但你别忘了,当你直接采访你报道的对象时,尤其你要采访一个典型的材料时,你会碰到很多困难:谦虚的,不对你讲那么多;骄傲的,讲得虽多,真假难分;时间少的,没工夫陪你,等等。

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先采访对你的报道对象最熟悉的人。例如,写前面说的那个获奖的小书法家,可以先采访他(她)的老师、家长、同学等等。通过他们的介绍,你会对获奖者的情况有一个基本了解,而且,这么多的介绍,本身也是对材料事实的一种核实。另外,你也就容易分析清楚,直接采访获奖得的时候,应当重点问些什么。获奖者看到你对他(她)很了解,也会乐意回答你的问题。

26.采访时,人家讲话快,我用笔记不下来怎么办?

答:这是记者们经常碰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有人专门发明了速记法,能比一般记录速度快几倍。但是,小记者学速记,并不容易。即使费尽苦心,学会了速记,要记下采访对象的全部讲话,也是困难的。

是不是没有办法了呢?不,办法是有的。譬如,你应当学会记录最重要的话,而不必每句话都一字不漏地记下来。什么是最重要的话?就是最能代表采访对象意思的话。

一般来说,报道一个人物或集体,不必介绍他们的全部讲话。如果你需要记录下采访对象的全部讲话,可以使用录音机,这是现代记者常用的采访工具。

有的人记性很好。笔记不下来,脑子能记下来,也行。不过,为了保证做到准确无误,你把人家的话整理出来后,要请人家看一看,有没有记错的地方,如果有,就改过来。

27.别人采访过的人或事,我还能采访吗?

答:前面,我们谈过新闻姓“新”不姓“旧”就是说,写新闻必须选

取最近发生的重要事情,而不能选取一些人人皆知的旧闻来写。所以,别人已经采访过的人或事,如果已经在报上发表了,一般说,你再去采访就不是很必要了。

一个记者最好是多采一些别人未采访过的新闻。这在新闻界里,叫做“独家新闻”,是很宝贵的新闻。当然,有些时候,例如,英雄模范来一个地方作报告,许多小记者都会来采访。谁都很难做到只让自己采访。怎么办呢?这就要求小记者善于采访出别人没采访出的新闻,善于选择别人未选择的最佳报道角度。如果做到了这一条,即使是别人采访过的人和事,你仍然可以采访。

许多时候,第一个采访的记者写出的报道,不如后来记者写的水平高。为什么?就是因为先采访的记者不会采访,后来的记者善于采访。人们称后一种记者有“新闻眼”和“新闻鼻”。

每个想当记者的人,都应具有“新闻眼”和“ 新闻鼻”。

28.什么叫“新闻眼”和“新闻鼻”呢?

答:这是对有新闻敏感性的人的一个形象的比喻。

大家都知道,正常人的眼睛看东西,一眼就能看清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哪是有用的,哪是没用的。正常人的鼻子闻味儿,一闻就知道是香的还是臭的。同样,有新闻敏感性的人,当他(她)碰到许许多多事情时,他一看或一“闻”立刻就看清了或“闻”出来了:哪些是重要新闻,哪些是一般新闻,哪些是有价值的材料,哪些是没用的材料,等等。

听了这段话,你一定希望自己能有一双“新闻眼”和一个“新闻鼻”了,对么?怎样才能有这种“特异功能”呢?

29.我去采访一个同学,他正在上课,能叫他出来吗?

答:碰到这种情况,先要想一想,你的采访任务是不是十分紧急?如果是,可以向他的老师或校长讲明情况,由他们通知那位同学出来,千万不要冒冒失失,不管人家在干什么,咚咚咚乱敲门,随便叫人,那会引起人们反感的。

记者必须养成尊重采访对象的习惯。宁可自己多辛苦一些,也要尽可能少麻烦采访对象。例如,采访之前,应问人家:“你现在有时间么?我想占用你点儿时间,和你谈谈,好么?”如果人家当时没有时间,你可以说:“那请你另安排个时间,我来找你,好么?”当然,你的采访任务紧急,也可以告诉他:“真抱歉,我的采访任务很急,咱们早一点儿谈谈,好么?”

你这样尊重采访对象,他对你有了好感,就会主动配合你的采访。

30.采访的时候要穿得漂漂亮亮吗?

答: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重要。

请你自己设想一下假若有位记者来采访你,他穿着尽是油污的工作服,头发又长又乱,像个乱草窝,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呢?你一定会皱起眉头想:瞧这人,跟个脏鬼似的,哪里像个记者呀,大概是个骗子吧?你有这个想法了,怎么能愉快地接受他的采访呢?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记者出现在采访对象面前,一定要给人一种美感。这样说,有些同学会担心了:我长得不美,还能当记者吗?这是误解。当记者并没有必须长得漂亮这一条要求。但是,你的穿戴应当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让人见了很舒服。一般来说,不宜穿得太差,也不宜穿得太好。

再打个比方吧,你采访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如果他的穿戴朴朴素素,而你呢,穿戴非常华丽、讲究。这样,他在你面前,可能会感到局促不安,甚至产生自卑情绪,这对采访的顺利进行是不利的。相反,你穿得朴朴素素,他(她)穿着华丽、讲究,他(她)会愉快地回答你的提问。这种微妙的心理,记者应当掌握。总之,作为记者,要有美的形象,但这个美,又应当是朴实的。

当然,也要看场合,譬如,你去采访一个大人或者采访一个会议,可以穿得鲜艳一些,让人感到你真是祖国的花朵,美得可爱。

除了穿戴以外,还要注意清洁。有的男同学,夏天穿胶鞋,好多天也不刷洗一次,黑印子一圈一圈的,臭气熏人。你去采访人家,未等开口,先熏得人家不敢呼吸,还怎么采访下去呢?

31.我可以采访同学的家长和老师吗?

答:当然可以喽!

作为一名小记者,可以根据采访的需要,去采访任何人。只是有一点,小记者还是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课,不宜承担过重的采访任务。所以,小记者采访的主要对象,应当是自己的同学和少数有关的大人。

采访与少年儿童有关的大人,是小记者经常碰到的事。譬如,你采访一个小歌手,他怎么学会用嗓子的?如何培养自己丰富的感情?有些是他本人讲不清楚的,你就需要采访一下他的老师。孩子毕竟在家生活的时间长,个性也表现得充分,因此,采访家长往往可以得到许多生动的细节,是很有价值的。

总之,小记者不仅可以采访家长和老师,而且应反家长和老师作为重要的采访对象。当然,作为家长和老师,对接受小孩子的采访,开始会不习惯的,请小记者一定要注意文明礼貌。

32.采访一个人,主要采访他哪些事呢?

答:总的一个原则,就是根据每个人的事迹特点,确定采访的重点。比方说,你采访一个优秀小队长,主要的采访内容可以有10点:

(1)他当小队长多长时间了?

(2)是大家选举的,还是毛遂自荐的?为什么选他?或他为什么毛遂自荐?

(3)小队队员对他有什么看法?如果喜欢他,为什么?如果不喜欢他,又是为什么?

(4)他都有哪些好主意?这些好主意怎么想出来的,怎么实现的?最精彩的一次是什么(此项要详细采访)?

(5)他失败过吗?如果失败过,为什么?失败时他什么样子(详细采访,因为一个人在遭受挫折时,最容易显示出其性格意志)?

(6)他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爸爸妈妈干什么工作?有哥哥姐姐吗?他在家里受宠爱吗?还是要干很多活?

(7)他个人什么脾气?急性子?慢性子?倔强?还是随和(用具体例子说明)?

(8)他有什么爱好?

(9)他怎么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学习成绩如何?

(10)他打算今后怎么当好小队长?有什么困难和要求?

如果你参照这10个方面去采访,你就容易抓住这个优秀小队长的主要特点。这样,无论是采访还是写作,都会条理清楚的。

采访其他类型的人,当然不能照搬这10条,但基本路子是一样的,那就是:紧紧抓住人物最主要的特点,从各个方面深入采访,通过大量材料,使他的特点生动、形象起来。

33.我可以采访外地的新闻吗?

答:原则上讲,各地的新闻,小记者都可以采访。但是,关键的一条要记住:新闻必须是记者亲自采访的事情,靠道听途说不行。

就按你举的例子讲吧,辽宁发生水灾,你怎么知道的呢?大概是看电视或读报知道的吧?如果是这样,那就是别的记者已经采访并报道出来的新闻,用不着你再重复报道。如果你恰好有机会到辽宁去采访了一些别的记者未采写的新闻,当然可以报道喽!或者,你们学校与辽宁灾区有什么特殊联系,最近又有些什么活动,这倒是你大显身手的机会,你可以迅速报道出来。

总之,新闻必须亲自采访。

34.抢新闻,小记者当然比不过大记者了,我们该怎么办?

答:这句话也对也不对。

对在哪儿呢?因为大记者一般都是专职的,设备先进,时间充足,经常有条件参加一些重大活动。如果你同他们比这些,当然比不过人家了,这叫以短比长。

为什么又说这句话不对呢?因为,新闻工作对大记者与小记者的要求,是不相同的。前面说过,小记者的主要任务是采写本校新闻。就这一点来说,大记者就比不过小记者了。你想,大记者到学校来的机会很少,而且一般说来,不太了解同学们。而你呀,则大不一样了,你知道得很多很多。

因此,小记者应当发挥自己的优势,从本校新闻的采写方面,争取超过大记者。当然,这并不是说,小记者只能采写本校新闻,凡是能比别人抓得快的新闻,都可以抢。

--------------------------------------------------------------------------------

美国记者曾经去采访了韩国的原辰整形医院了吗?cme

噗,一家官网连韩语都没有的医院,摆明就是为了骗海外患者办的。自己看看,哪个是韩国旗:

也别说美国记者采访……美联社、ABC\NBC\CNN\CBS\FOX……包括HBO电视网,哪家记者?国内都有区级报纸,也有记者驻留……真是。国外很流行的,邪教都可以买镇报头版吹自己,请个镇长都不是太大难题。只要不直接造成危害,有的赚大家都开心。有兴趣自搜(Sex Cult / NXIVM),花钱请女星拐人的。

还有,正面采访是采访,医疗事故不一样也需要采访?……闲钱有了,可脑子呢?没有辨别能力,丢钱事小,没脸见人才可怕。

来,看图:

认识韩文吗?不认识可以去找个认识的,上面清楚写着,韩国原辰整容的受害事例日渐增加,是因为中国境内的非法经纪人导致。

一边骂着中国医托一边握手合作,这就是韩国人。还别以为能维权,那么多受害案例,现在有几个是讨回公道的?先去翻翻报道再说。古人早就说得好了,未谋胜先虑败故可百战不殆,一件事不想到所有负面可能,那就是坑自己。

记住了,整容不是花钱买包买个假的心疼几天那么简单,这是贻害终身、家散人离的大事情。要是未婚……或许还好些。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5304928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
tags:

关于我们

九端百科知识网每天更新各类百科知识问答,九端百科提供精准知识问答,行业知识问答,各种百科小知识解答,以及生活常识问答。学知识,必须九端百科网!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九端网络 贵阳九端网络科技工作室 版权所有 TXT地图 | XML地图 | HTML地图 | 备案号:黔ICP备202301148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