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

什么是腊八节,什么是腊八节的由来

2022年06月14日 11:39:08 科普 35 投稿:海象小站

大家好,关于什么是腊八节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什么是腊八节的由来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腊八节是什么?

人们通常把农历十二月初八,称为腊八节。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腊日,南北朝时始改为十二月初八日,古时以此时为春节的开始。

老北京人历来把腊八视为年禧即将到来的信号。尤其是商家,到了这时,就要开始下达帐贴儿,准备要帐。所以人们常常一语双关地说:送信儿的腊八粥。

什么是腊八节,什么是腊八节的由来 科普

腊八节是什么?

腊八是一个多彩的节日,它既是春节的序幕,又是佛祖成道的纪念日。而它的形成,又与古代冬祭有关。

在古代,“腊”与“蜡”两字基本通用,指冬季祭神祭祖。因为这种祭祀在十二月举行,所以便称十二月为“腊月”或“蜡月”。自汉代开始,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日”(即冬祭日)。自南北朝开始,改十二月初八为“腊日”,又称“腊八”或“腊八节”。从此,腊八节便在十二月初八这天固定下来。

腊八节的风俗,古代主要有两个。一是祭神祭祖,其中祭祀的神灵有先啬神、司啬神、农神、邮表畷神、猫虎神、坊神、水庸神和昆虫神八种。二是腊鼓驱疫,又叫“驱傩”,即驱逐疫鬼。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相公头及作金刚士以逐疫,沐浴转除罪障。”这些风俗,如今已基本不存。而腊八节流传久远、影响广泛的最重要风俗,就是喝腊八粥。

腊八粥又叫“防风粥”。因腊八正逢数九寒天,喝粥可以御寒,故有此名。通常的腊八粥,是用糯米和赤豆、红枣、桂圆、莲子、花生、白果、松子、胡萝卜等熬制而成。后来各地的用料有所不同。有些地方不但用料品种繁多,制作也更加精致。如清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就对北京地区的腊八粥作了如下描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及白糖、红糖、葡萄,以作点染。”这就比普通腊八粥讲究多了。还有的只选淡色的糯米、薏米仁、菱角米、鸡头米、莲子肉等原料煮粥,深色的杂豆一律不要,这样熬出来的粥雪白透明,质地精细。然后将粥放在盖碗或特制的粥盒里,再铺上蜜饯果脯、荔枝肉、桂圆肉、桃仁、松子、染红的瓜子仁和青红丝,还要摆出图案和花样,谓之“八宝粥”。

有文字记载的喝腊八粥习俗可以追溯到宋代。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十二月》说:“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十二月》亦云:“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亦设红糟,以麸乳、诸果、笋、芋为之,供僧,或馈送檀施、贵宅等家。”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岁晚节物》中更提到称作“腊药”的腊八粥:“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医家亦多合药剂,侑以虎头丹、八神、屠苏,贮以绛囊,馈遗大家,谓之‘腊药’。”这说明,在宋代,腊八粥的品种已十分丰富,喝腊八粥也已经在民间广泛流行。

明清以后,喝腊八粥之俗依旧长盛不衰。尤其可贵的是,其施舍、济贫的用意得到进一步加强。最初,施粥主要在佛寺中进行。寺僧为答谢信徒,救济贫苦百姓,常在腊八节这天煮粥施舍。后此风流传渐广,腊月初八这天,不但各寺院煮粥施舍,民间也争相效法,亲友间相互赠送腊八粥。诚如陆游诗中所言:“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至明清,朝廷及地方官府每到腊八节这天便开设粥厂,施粥救济贫民。如清雍正年间,腊八节这天,在宫内万福阁等处用大锅煮腊八粥,将粥分给众人食用。京城的各条主要街道上也都搭有粥棚,向穷人施粥。此外,这天皇帝向文武百官赐腊八粥,皇后也向嫔妃、宫女赐粥。从宫廷到民间,都把喝腊八粥和送腊八粥当成一件表达友情和关爱的盛事看待,腊八节施粥也成了救助穷人的慈善事业。

除喝腊八粥外,腊八节还有一些与腊八粥有关的习俗,也很有趣。

许多地方都有在早晨喝腊八粥的习俗,所以天不亮就要煮粥。俗谚:“谁家烟筒先冒烟,谁家高粱红透尖。”意谓腊八节这天谁家粥喝得早,谁家就能喜获丰收。也有的将腊八粥涂于墙壁、树木、门环等处,俗信可以攘除不祥,带来好运。还有的将腊八粥涂在果树上,据说可以使果树茂盛,多结果实,即“大树小树吃腊八,来年多结大疙瘩”;将粥涂在妇人背上,俗信可以多生子……

腊八节是什么意思啊

腊八节,俗称“腊八”,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在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后来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

什么是腊八节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在我国北方,有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每到腊八节,北方地区忙着剥蒜制醋,泡腊八蒜,吃腊八面腊八粥。在南方腊八很少提,腊八节是典型的北方节日。

腊八节是什么节日

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相传,在古印度北部,即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

于是,在他29岁那年,合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学练瑜珈,苦行6年,大约在公元前525年,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

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

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仿牧女在佛成道前献一种“乳糜”之物的传说程式,煮粥敬佛。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腊八节是什么意思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由来:

腊八节,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主要习俗是“喝腊八粥”。腊八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按佛教记载,释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多年,形销骨立,遂发现苦行不是究竟解脱之道,决定放弃苦行。此时遇见一牧女呈献乳糜,食后体力恢复,端坐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腊八节

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53049283@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
tags:

关于我们

九端百科知识网每天更新各类百科知识问答,九端百科提供精准知识问答,行业知识问答,各种百科小知识解答,以及生活常识问答。学知识,必须九端百科网!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九端网络 贵阳九端网络科技工作室 版权所有 TXT地图 | XML地图 | HTML地图 | 备案号:黔ICP备2023011484号-3